[鷹取Paper Dome紙教堂] 背後的故事

南投埔裏桃米社區湖畔,這座名為Paper Dome的教堂與眾不同,它是台灣第一座紙建築,也是第一座來自海外的遊牧建築

過去十年,它曾在日本神戶撫慰無數阪神地震災民,如今落腳埔裏展開新生命

由新故鄉文化基金會策畫的新故鄉見學園區,歷時三年終於完工,於97/9/21啟用

園區包含日本建築師坂茂設計的紙教堂,以及台灣建築師邱文傑設計的新故鄉見學中心,象徵兩地建築師的震災經驗傳承

紙教堂原是一九九五年阪神大地震之後,坂茂為燒燬的神戶鷹取教會所設計

當時開始著手研究紙建築的他,以五十八根紙管做主結構,動員三百名義工搭成橢圓形的新鷹取教堂

這座紙教堂便於拆卸、移動與重建,符合新世紀的環保概念與遊牧精神

十年後,紙教堂功成身退,並在新故鄉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的推動下,將五十八根紙管運到九二一大地震災區埔裏桃米生態社區

他邀請設計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的建築師邱文傑,在紙教堂旁再設計一棟象徵台灣精神的新故鄉見學中心

鷹取紙教堂是以玻璃纖維浪板構築長方形外墻,訪客經回廊走入大廳,會感受由屋頂棚幕射入的天光,生成向上昇華的奇妙感受

新生的桃米紙教堂,與“前世”鷹取教堂幾乎一模一樣

這天來到紙教堂已經有點晚,但是遊客依然很多

不知道是不是沒有辦活動,放在紙教堂內的圓柱長座椅已經撤走

紙教堂前有一大片寬闊的草地,靜靜看著太陽西沉,也是一種快活的享樂

 

台灣有座紙教堂

夜晚的紙教堂散發出一種閒逸又隆重之美

鷹取Paper Dome紙教堂緊臨桃米生態村的田份仔溼地,另外一旁有片蓮花池,在5-6月,其壯觀程度可不容小覷,是個絕佳的走訪時機喔~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tanang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